第(2/3)页 身为刑部尚书,大明律从一开始编撰到后来的几次修订,杨容都是主要的参与者和执笔人,此刻稍稍一想,就知道地方官员的权威之大,的确是很难约束。 虽然皇上圣明,亲自拟定了老百姓遇到冤屈不白,可以头顶大诰,直接到京城告状这样匪夷所思的办法。 但实际上,截至目前,头顶大诰告状这种事,也只有眼前这个年轻的钦差大人,曾经干过。 即便是胆大包天的秦枫,那一日为民做主,从淳化县直闯京城,途中也遭遇了极其凌厉的刺杀,差一点就丢了性命,根本就见不到皇帝。 而且,淳化县距离京城,不过才二百多里的路程啊! 要是换一个人,换一个边远的地区…… 哪怕真的是蒙冤不白,哪怕真的知道了有那个法子,又能有多少的可操作性? 归根到底,在那些地区,一个县太爷的权威,真是大到了无法想象! 若非如此,又岂能让这些读书人十载寒窗,为了金榜题名而蹉跎无数青春岁月,甚至于白首穷经? 秦枫看着陷入沉思的杨容,微微一笑,重又迈开脚步,在一间间号房里缓慢踱步。 杨容连忙跟上,亦步亦趋,但作为刑部尚书的职责所在,脑子里还在反复思索着秦枫刚才提出的问题,思索能否通过律法的方式,对这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有真正的约束力,让他们行事主政,不至于肆无忌惮。 所到之处,那些号房里的学子,见两位大人靠近,连忙慌乱起身,恭敬施礼,那副谦卑的模样,反而让杨容心中更加咯噔,刚好印证了刚才秦枫说的话,现在他们越恭敬,说不定未来做官的时候,就越跋扈。 “做官好啊!虽然寒窗苦读,虽然悬梁刺股,但一旦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中了举人成了进士,放到外地做官,那真的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秦枫悠悠说道:“其实他们念的虽然是圣人之言,笔下全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但或许心里想的只是荣华富贵,娇妻美妾,只为了改变土里刨食的命运,仅此而已。” “读书的时候,鼓舞他们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动力,并不是为天下,为百姓,而只是未来做了官,那高高在上的权威,以及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好处。” “所以今天,就在刚才,我把做官的另一面,赤裸裸地展现给他们,让他们亲眼看到最恐怖的场景。或许,也算是在他们做官之前,给他们一些前所未有的阻力,或者说,打一通退堂鼓吧。” “杨大人,你信不信,就这四百九十八名考生,到三天之后,交卷的时候,很可能会有几张白卷。” “交白卷的原因,并非是他们沉浸在恐怖中无法集中精神作答,而是被三天前砍头的法场震撼到,被做官另一面的可怕未来给吓到了,宁可放弃荣华,也不愿走上这样的一条不归路。” “这样的人,不会很多,毕竟十载寒窗的苦读,已经付出了难以舍弃的沉没成本。但五百人的规模,其中有几个产生敬畏之心,或者说原本就动机不纯的,被我的这通退堂鼓劝退,也在预料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