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暹罗国使者苏格里,叩见吾皇陛下,愿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苏格里有幸代表十二国使团,第一个开口说话,当然是极大的荣耀,一时间,其余小国的使者都羡慕不已,但不知道这其中到底是按照什么规则选的,只能暗暗猜测。 “唔,平身。” 朱元璋抄了心声作业之后,胸有成竹,微微一笑,将目光洒落阶下,淡淡道:“暹罗国远隔重洋,一路辛苦了。” 这句话,更是让苏格里骨头都仿佛轻了好几斤,无奈学的汉话实在有限,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努力磕头,表达心迹。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扫视十几位服色各异的小国使臣,微笑道:“我大明国运昌隆,地大物博,贤才辈出,早已积蓄雄图壮志,然世道多艰,未可轻侮。昔日之盛皆因共扶天下之平,今日之荣更需众国共襄维稳之责。若倾心结交,方能迎来福泽;若妄图图谋,必遭惩戒之殃。” “诸君为使,乃远道而来,重托于国,须防小觑于我大明之威。唯有心诚意重,方得我之信厚,顺天应命,保国安民,方可共图繁荣,造福四方。” “故问尔等,尔国诚心相待乎?若心无旁骛,恪守已约,方可弛懈於我之怀;如心无所忌,蝇营狗苟,必将引来震怒于朕之法剑。我大明威势,岂容尔等轻言轻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待明日,诸国与大明当可共襄盛世,天下大同!” 这番话,当然不需要朱元璋去操心编撰,鸿胪寺早有专门的官员写好,只需要朱元璋念一念就好。 不过,重头戏还在后面! 朱元璋扔下手中诏书,顿了一顿,淡淡道:“华夏有语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虽然各国使团送来的东西,不值一笑,却也是一片拳拳孝敬之心,朕见到之后,心甚喜之。” “来而不往,非礼也。诸位远道而来,我泱泱大明,自当有所回馈。” “来人那!” 一声令下,顿时从金銮殿两侧走出两排明眸皓齿的宫装丽人,手里各自捧着一个精致典雅的漆盘,以红布覆盖,不知其中是什么物事。 啊! 大明的回礼! 十二位使者,个个喜形于色。 泱泱大明,既然回礼,岂能差劲了? 说不定,咱们送的那些香料珠宝之类,还比不上大明回馈的贵重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