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然。” “江东武夫,皆由破虏讨逆两代提拔于草莽寒门,他们不服主公,也不稀奇。” “君有何计?” “在下有一计,或可保吴侯基业,”那人的声音里透着一股阴森与决然,“只是你我须得背上骂名。” 这一天对于两位使者来说很平静。 她和诸葛亮晚上吃了一顿太湖的河鲜,这次是一个叫鲁肃的年轻人陪着的。 ……说起来这个鲁肃,她也是有点耳闻的,但她总觉得自己的记忆出了错。 她印象里那个鲁肃是个文士,清瘦,很和气,温温柔柔的,头上戴着个头冠或者是帽子的东西她也没记住,就总觉得一走快了,脸颊旁就有两只长长的耳朵飞起来。虽然是个很精明的人,但看着是很让人觉得亲切的。 这个鲁肃就很陌生。 他穿着一件浅青色的曲裾,上面绣了一些竹子的纹理,配上头冠和腰间的玉饰,还有脚下的木屐,服饰的整体搭配就很清爽,如果说这一套穿在陈群身上,田豫身上,或者是那个缺了德的荀谌身上,那她都会觉得各有各的风味,很赏心悦目的。 但这个鲁肃是个身高比诸葛亮只高不低,身形也比诸葛亮还要壮硕的,二十七八岁的壮硕青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脚下木屐被他踩得咯咯乱响,一站定了,就是山一样的气势,和典韦比一比胸肌,可能也不会落于下风啊! 这样一个大汉穿着文雅的服饰,行文雅的礼,说文雅的话,还笑吟吟地从乐人手里拿来琴,自己弹了一段,这就很古怪啊! 他甚至还语气十分轻柔舒缓地说:“如果周郎在此,我是不敢在他面前献丑的,真希望二位有机会听一听他的琴音啊。” 她紧紧盯着他的手,一动不动,也不说话。 诸葛亮看看她,又看看鲁肃,脸上就露出很迷惑的神色。 “……辞玉将军?”他小声提醒了她一句。 鲁肃将手从古琴上收回来,也有点迷惑不解地看着她。 “乐陵侯,在下可有何失礼之处?” 她赶紧摇摇头。 “那为何这样看着在下?” “子敬先生生得不像文士,倒像武夫,你那胳膊粗细,快能跑马了,我见了便有些怕。” 诸葛亮看着她,有点发愣。 鲁肃也有点发愣,“怕什么?” 她实话实说:“怕你抄起琴来砸我,这琴看着挺贵。” “乐陵侯如此说,”鲁肃指了指诸葛亮,“孔明先生之身量,也颇有英霸之气啊!” “他不一样,”她摇摇头,“他那是下田躬耕练出来的,先生这臂膀,是挥剑开弓练出来的。” 鲁肃脸上轻柔的微笑被收敛起来了。 “乐陵侯好眼力。”他这么赞叹了一句。 孙权的手心有些汗,但他告诉自己,手心里的汗是不存在的。 他的脸色也有些苍白,但在这样的境遇下没有什么不自然的。 就在陆廉和诸葛亮被鲁肃带走款待时,他也需要备起一场酒宴,用料精良,烹饪考究,酒也是吴地最好的琼浆。 一切都准备停当,不差分毫时,他等待的客人来了。 用“客人”来形容其实是不妥当的,因为来的人不是客,而是他的自己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