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友若此为何而来?” “若说为公,正为袁刘结好而来,”荀谌笑吟吟地说道,“若说为私,也很想来看一看长文。” 陈群就更高兴了。 “待下邳事毕,若是友若不忙回返,正可来学宫见一见天下名士!” “听闻孔文举才华过人,体气高妙,”荀谌十分有兴趣地问道,“学宫中可有与之比拟者?” “若以文辞华美而论,世间恐难有比者,不过……” 学宫中的名士,有写诗赋的,也有做经学学问的,还有特别会写各种公文,比如什么表檄碑诵的,更有对时局十分有见底者,善作策论。 陈群这样滔滔不绝地说,荀谌便微笑着静静听。 这些名士大部分是外来的,少部分是当初黄巾作乱时,离开青州,四处流散,现在又回来的。 孔融很喜欢这些人,并且从中挑选有贤名者,推荐给了陆廉,由田豫和陈群来为他们安排职位。 “谌自平原渡河,一路南下时,曾见案比度田之举,”荀谌有意无意地说道,“这些被举荐上来的文士,定有一番抱负可施展。” “自是如此,只是去岁征战,还是有许多小吏流散,”陈群苦笑道,“北海竟任用了许多女吏,惹士庶惊诧不已,好在今岁能议定田地,又追查出许多隐户,可保今岁钱粮无忧了。” 荀谌又看了陈群一眼。 他说话坦坦荡荡的,一点也不遮掩,反而更显得北海现下局势稳若磐石。 ……但怎么可能呢? ……大家都出身世家,追索隐田隐户这种事是什么性质的举措,陆廉不知,陈群也不知吗? ……对于荀氏这种家大业大,主君倚重,不缺钱货的名门来说也就罢了,对于郡县里普通的豪强而言,这完全是挖坟掘墓般的行为啊! 大概是荀谌的目光太过诧异,陈群立刻了悟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将军为追索隐田隐户,岁除时曾请北海全郡的豪强来剧城赴宴……” 荀谌摆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陈群立刻又慌忙地解释了一句,“将军不曾害人性命!她晓之以理,我家主公又动之以情,豪强自然心服。”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我明白了,你家将军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陈群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 天底下断没有这种道理,只要“讲一讲”就能让整个郡的世家都心甘情愿将自家隐田交上来。 所以一定是陆廉恩威并施,用了什么雷霆手段,将北海豪族来来回回,如犁地一般犁了数遍,当这些豪族逃又逃不掉,打又打不过,再没什么手段与她抗衡时,自然只能乖乖交上田产家赀。 他出身颍川荀氏,又身为冀州别驾,出使北海,原本剧城当有许多世家故旧前来拜访。 ……现在看来,除了陈群与孔融之外,大概不会有人敢上门了。 ……还真是好手段。 窗子被支了起来,有柳絮与春风一起飘了进来。 暖洋洋,毛茸茸,落在了席子上,似还不死心,想要悄悄地翻进杯盏里去。 陈群连忙将陶杯拿了起来,望一望正注视这一幕的荀谌,忽然就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