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于是一个接一个的士兵倒在了这片离他们家园很远的地方,鲜血肆意流淌出来,染红了初冬冷酷的土黄色荒原。 他们有些人在呼喊,有些人在求救,但都无法躲过徐州兵的屠刀,士气崩塌得这样容易,这样真实,让中军许多待战的士兵手指都微微颤抖起来。 终于传令官一声令下,中军也开始缓缓后撤。 而那些徐州兵已经近了!越来越近了! 曹操的眼睛一错不错地注视着前方的战势,此时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她的军阵到底是散了,”他微笑道,“他们的士气倒是极好的。” “若不是主公下令水淹下邳,恐怕还不能这样激怒徐州人,”荀攸说道,“但陆廉骁勇,主公仍不得不防。” “待退至马陵山中,看她如何骁勇。” “……若她不进山,或是不以全军进山呢?” 正欲调转马头,跟着中军一并后撤的曹操并未勒住缰绳,他是个多疑的人,但荀攸经常想得比他还多。 她能不进山吗?面对这样的一场胜利,她能阻止住本部兵马,难道能阻止住后面的郡兵吗? 他付出了这样的代价,她怎么能不上钩呢?! 曹操无比清楚这一点:这样堪称溃败的撤退才能进一步裹挟陆廉的士兵继续向前,而且不需要向前走很久,在战争中,战场总会慢慢拉开距离的,有些甚至会拉开十余里,数十里。 但他不需要,他只要这些徐州人向前再走个几百步,走进马陵山口就好。 当赵六又砍翻了一个兖州人,并且准备进一步追击的时候,队率与军法官的声音在后面错乱地轮番响起。 “列队!列队!” “擅进者死!” “擅进者死!” “停下!” “停下!” 他身边有人停下了脚步,因而他也跟着停下了脚步,并且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 现在是初冬,落叶满地,这片群山也光秃秃的,只有站在进山的土路上,寒风呼啸而过,仿佛在提醒他山里有什么样的危险。 ……但他是徐州人,跟随将军在马陵山里穿梭过,这还不至于有什么埋伏吧? 那些兖州人进了山,他们的队形也没办法维持住啊,只要绞杀在一起,今日就一定能大破敌军! 他这样想时,后面也有人这样窃窃私语。 而在他们更后方,郡兵的脚步几乎也有些不稳了。 地面上到处都是战利品,兖州人甚至扔下了辎重! 尽管他们被要求小心地整队经过,上前与前军互相策应,但是拿一件,就拿一件没什么问题吧? 那匹丝帛光滑得像流水,轻薄得像蝉翼,能换多少粮米啊! 但他们也只这样想了一下,因为马陵山口吹出来的山风似乎突然变了个模样。 在两侧的山坡之后,有脚步声同寒风一并呼啸而出,变成了无数把利刃,向着陆廉的兵马而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