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老子蜀道山-《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第(2/3)页
清军有时也会超越明军,有前方设伏阻击明军,也不硬拼,迟滞个大半天立即就撤,让明军空有一身力气都没处使。在清军不间断的袭扰、阻击之下,明军一天最多只能走四十里路,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慢了。
八九十里的突围之路,没有办法,冻死冻伤的士兵越来越多,损失的骡马战马更是数不胜数,很多物资只能靠人扛,速度能不慢吗?
看着明军将士和民夫成千上万的倒下,崇祯失声痛哭。现在他总算明白了“天子一怒,血流千里,万户缟素”的含义,而他也真的做到了,只是流的是自己人的血!
就因为他一怒兴兵,几十万条生命就这样消失了,无数冤魂在秋风中盘旋呼啸,萦绕不散,化作可怕的噩梦一次次将他从梦中惊醒。他的白发以惊人的速度增多,整个人衰老得极快,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
如果崇祯知道关内的情况的话,他可能会彻底崩溃。明军大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关内,那几十万大军怕是回不来了,直北南隶都为之震骇,对建奴那深入骨髓的恐惧再次被这空前惨败唤醒,朝野内外都惊愕万分。
“这几年不是节节胜利、捷报频传的么?”
“建奴不是被牢牢压制,动弹不得,眼看就只比死人多一口气了吗?”
“怎么一下子就吃掉了大明几十万大军,就连天子和帝国战神冠军侯也……”
一些恐怖的流言迅速传播开来。
“有这样的惨败,不是因为明军不能打,而是大明气数已尽!”
这些流言刚开始是从一些喜欢装神弄鬼的神棍嘴里流出来的,很快就传遍了京城,以惊人的速度向全国扩散,所到之处,掀起滔天骇浪。
言官、清流、缙绅纷纷跳出来推波助澜,举笔挥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大明为何会遭此劫难?
都是因为崇祯亲小人,远贤臣,信任程世杰这个误国佞臣,对朝中的正人君子大加贬斥,听不进逆耳忠言!
身在辽东的程世杰又是无辜躺枪,当然在文士和言官又开始旧事重提:“都是因为程世兴兴贱业,远农耕,重用奸邪小人,虐待缙绅士子,迷恋奇技淫巧之术,鄙视道德文章,实是比魏忠贤、刘谨还要坏上千倍万倍,短短几年就耗尽了大明的气数。”
“这样的人,真的是罪该万死!只有痛下决心,拨乱反正,大明子民才能重见天日!”
不得不说,这些言官、清流、缙绅在大明的影响力确实很恐怖,颠倒是非黑白,笔利如刀,句句诛心,把局势搅得混乱到了极致。
老百姓简直难以相信,一个帝国栋梁,怎么就成了误国奸臣了呢?然而现在大明大半精锐之师尽丧,清军随时可能入关,人心惶惶之下,很多人不免动摇了,听信了这些鬼话。
清流们咬牙切齿的叫:“宁海军乃是乱臣贼子之爪牙,大明之大害!宁海军不除,将有亡国灭种之灾!”
当然,清流们其实并不知道,他们眼中的大明大害宁海军正在高歌猛进,进入辽西。此时的辽西,正在秋收,关宁军虽然从朝廷收到九十多万石粮草,当然这些粮草却不足以给十数万关宁军食用,除了关宁军粮食,他们还有一百多万家眷。
于是,在辽南开始屯田的时候,祖大寿也开始屯田,抄辽南的作业,在宁海军渡过辽河,兵分六路进入辽西的时候,看到的则是一片繁忙的景像。
收豆子的收豆子,收红薯的收红薯,还有部分种植晚的麦子和大豆也开始发黄了,程世杰身边带着近千名官员,这些官员,大部分都是青年学生,甚至有的仅仅才上了两年学,没有办法,程世杰无人可用,只能赶鸭子上架。
孙之澋看到这一幕,微微皱起眉头:“大帅,关宁军虽然反了,可这些百姓正在秋收,莫不如推迟半个月,要不然,这些百姓恐怕要损失惨重!”
“不用,这场仗跟他们无关,打不起来!”
“打不起来?”
李信有些不太相信。
然而,就在田地里正在忙碌的辽西百姓,看到大批的宁海军将士浩浩荡荡过来的时候,当地百姓一点都不怕,甚至还挥手打招呼,而宁海军将士也挥手回应。这是一幕诡异和谐共处的画面。
李信异常不解地问道:“这些百姓怎么一点都不怕我们?”
“他们怕我们做什么?大家经常往来,也比较熟悉,他们都知道,身穿黑色戎服的宁海军士兵,从来不仗势欺人,买东西给钱,说话和气,自然一点都不怕了。”
果然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一个戍堡,关宁军原本有三百多余的小型戍堡,现在稀稀拉拉站着一百多名老弱病残,他们没有防守,甚至没有任何戒备的意思。
一名关宁军百总带着众人列队迎接,关宁军迎接宁海军统帅程世杰,这一幕,看得孙之澋有些莫名奇妙:“这是怎么回事?”
李信更加无语,宁海军这是西进辽西,抢地盘的,你们好歹也拿出点叛军应有的素质来吧?难道你们就一点也不紧张,不害怕?
程世杰身边除了上千名官员,可是带着宁海军刚刚组建完成的第七个旅,这可是近卫旅,近卫旅与主战部队旅不太一样,因为这个旅下辖八个团,其中四个团的骑兵,都是原骑兵都司,其中第三十七团是戚颜担任团长,他麾下一千余人在兰州打到最后,只剩下五十三人,其中十一人残疾,戚颜用他的行为向程世杰证明了他的忠诚。
两万多名大军,连建奴都不是他们的对手,皇太极看到了也会头大如斗。
不过,现在宁海军的装备嘛,显得有些另类,这么一支两万三千余人大军,也不是没有盾牌兵,但是只有一个连的盾牌手,担任程世杰的亲卫护卫,却取消了宁海军的长枪兵,没更没有弓弩手了,一人一支崇祯八年式栓动步枪,外加一把刺刀就完事了。
每个人还背着一大包行李,被服脸盆什么的全在里面,行李包外面还挂着一把一米长的工兵铲,工兵铲一面有锯齿,另一面开了刃,照着脑袋挥上一下能将整个脑袋劈开两半!
如果不用他肉搏,用它挖掩体,砍柴切白菜开西瓜,甚至煎个牛排也是胜任愉快的,至于在路上刨个大坑那更是小意思。腰间的防水睡袋里还插着四个木柄铁头,这副行头真是大明独一份。
“可是程帅当面?”
“正是本帅!”
“不知,程帅虎驾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程世杰淡淡地道:“本帅可没有功夫给你们扯淡,要么开城投降,要么老子杀进城里你们投降,自己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