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什么都没有!” 卢象升淡淡的道:“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道不同,不相为谋!吴大人,请便!” 吴宗达愤然上车,不作任何停留,就这样回北京去了。 卢象升倒是出去送了,只是人家不搭理他。 他望着吴宗达那豪华的四轮马车扬起的烟尘渐渐消失在大道尽头,神情忧虑。 此时,李重镇来到他的身边,同样也是忧心忡忡,发出长长的叹息:“唉,只怕大明从此多事了!大人,要不要……” 卢象升盯着李重镇一眼:“你要做什么?” “大人,吴大人要是回到京城,只怕他会马上对付大人!” “有什么阴招损招,我接着就是!” “大人,您……您只怕斗不过他们!” 李重镇苦笑道:“大人,您虽然智计百出,却真对付不了这等卑鄙小人……” “多心了,某观那个海国公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既然他已经决定要打这一场,你觉得他会没有后手?” 卢象升不以为然的笑道:“你还是替当道诸公捏一把汗吧!” 李重镇惊讶地道:“程帅再打仗厉害,也斗不过那些佞臣吧?当年岳王爷还不是惨死风波亭?” “放心吧!” 卢象升拿起笔开始写字。 李重镇问道:“大人,你这是?” “给程帅写封信,本督可是拒绝了当朝诸公的拉拢,本督可以拒绝,其他将领恐怕没有这个胆量,本督要给程帅提个醒,免得他遭受了小人的暗算!” 卢象升一边写信,一边笑道:“本督用这个消息,向程帅换几百匹战马,应该不过分吧?” “这可是救命之恩哪,几百匹战马,是不是瞧不起程帅,程帅可是有钱人,要不,要六千匹?” …… 吴宗达离开汝南以后,越想越不对劲,作为内阁大臣,却没有招一兵一卒,他思来想去,决定找一个帮手,原侯恂门下左良玉。 吴宗达给左良玉带来的条件不谓不优厚:允许昌平军九千人马的编制扩军至三万,五年之内调左良玉到兵部任职,把他培养成未来的兵部尚书;事成之后,昌平军所有军官晋升一级,饷银加倍,拥有在昌平州自筹粮款的权力……其他条件还好。 自筹粮款那条把左良玉雷得不轻,眼都大了:“大人,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自古以来,军饷的筹集和发放大权一直由中央政府掌握,两宋之后,则由文臣集团掌握,成为他们限制武人势力的利器。没有我们点头你连军饷都拿不到,跟我拽什么拽?想捏死你实在太容易了! 朝廷再怎么困难,哪怕是拖着欠着,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将这一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手,因为一旦松手,离改朝换代也就不远了。 整个大明有两支军队可以自筹粮饷一个是宁海军,在辽东可以自筹粮军,其次是天雄军,天雄军可以在大名府,顺德府、广平府三府筹粮饷。别看辽东的地盘远比大名三府要大,事实上,朝廷其实比较重视天雄军的。 天雄军的卢象升可是在崇祯二年,自筹军饷,募集万余青壮,北上勤王,并且在大兴县与建奴打了一仗,歼灭六百余名蒙古以及建奴,自身损失两千余人马。 所以,崇祯皇帝其实比较信任卢象升的,在卢象升封冠军侯的时候,可见崇祯的态度,同时,大名府等三府共计拥有三百余万人口,可比程世杰的辽东好得太多了。 可问题是左良玉只拥有昌平州,下辖怀柔、密云、顺义三县,但是这上面就是顺天府管辖,这可是一个鸡肋,想要依靠一州之地,供养三万兵马,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让左良玉把税收到一百年后,他也养不起三万人马。 更何况,程世杰是这么容易对付的吗? 如果程世杰这么容易对付,还会轮到他吗? 这钱摆明了就是有命挣,没命花。 无论怎么说,程世杰现在还是太子太保,驸马都尉,崇祯皇帝的亲妹夫,动了程世杰,无论谁给他做背书,他的小命根本保不住了,还要赔上九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