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为了铁路,死几个倭人没关系-《空降1630》


    第(2/3)页

    梅城是个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经济繁荣的城镇。梅城自古以来为安化的文化、教育中心,又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梅山的地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迁来了一支越人,其首领为梅姓。秦末,梅山出了一位传奇人物:梅绢,他辅汉破秦功高,被封为“十万户候”。但他不愿做官,隐逸而终。梅山古为“荒服”之地。居民“贡而不赋”,无徭役。境内古民族种类较多,汉时统称“武陵长沙蛮”,晋时称“湘州蛮”,南朝宋、齐时称“僚”,梁、陈至隋时称“莫徭”,唐宋时称“梅山蛮”。有汉以前,梅山就建立了酋邦制王国。五代至北宋时,扶夷人左甲首领扶汉阳据有梅山,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设在梅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朝廷遣翟守素引兵攻打梅山,扶汉阳战死,此后,梅山为瑶人首领苏氏所据。北宋熙宁五年(1072),朝廷遣章悼“开梅山”。梅山首领苏甘迫于情势,乃率诸峒民归降。

    现在,铁路修到了铁路修到了梅城,梅城的商贸发展翻身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茶叶、药材、花生、桐油、生漆、棕片、木瓜、猕猴桃、山苍子、水果、玉竹、黄姜已经远销到了海外。

    火车缓缓地进入了梅城站,梅城虽然是个小站,因为他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终点站,他的铁路线还要往云南方向延伸,只是高峻山叫停了山区的铁路建设,这里才成为了临时的终点站。

    梅城站只有一个站台,高峻山下了站台,站台上下车的人很多,旅客们都在排队等着从出站口出站。

    高峻山身边带着二百个御林军和三百个漕帮兄弟,这些护卫也是乘坐这趟火车,他们在站台上把普通旅客与高峻山分割了开来。

    因为都在站台上,虽然有御林军保护,高峻山还是被人认出来了,这些人是崇文弟子,高峻山的学生。

    李德容来到高峻山面前禀报:“陛下,那边有几个崇文弟子,想过见一见您。”

    高峻山问:“有多少人?”

    “好几十人。”

    高峻山道:“你跟他们说,让他们派几个代表过来,朕也想见见他们。”

    “遵旨!”

    李德容离开没一会儿,就领了五个书生模样的人过来了。

    “学生拜见山长!”这五人一见高峻山就拜。

    高峻山认识其中一人,这人姓郝,是这些人的老师,高峻山问他们:“你们来梅城做什么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