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渡丽江-《空降1630》


    第(2/3)页

    两千人的先遣团,在师长的目送下,分别登上了八十三条木船,这些木船是沿岸的百姓自愿贡献出来的,划船的都是傣族的百姓。

    只有这些百姓才熟悉这条河的水情,有他们的支持,渡河的战斗可以说是完成一半了。

    行驶在最前面的,是一条能坐三四十人的木船,船上坐着的是先遣团的尖刀排,排长叫岩温华,傣族,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壮小伙,浓眉大眼,甚是威武。

    在渡河的部队中,每一个排都配有五名熟悉当地情况的地方兵,担任向导和侦察,由于南北语言差异较大的原因,每个排还配有翻译。

    而岩温华所在的这个排,因为他就是本地人,所以不需要配翻译,能够直接地与派来支援的地方兵交流。

    岩温华命令一班担任警戒,二班帮助船工划船,三班休养生息、保存体力。

    他自己则向船工询问对岸的情况。

    这些船工祖祖辈辈生活在伊洛瓦底河流域,对河两岸的情况那是了如指掌,哪一个地方长了块巨石,哪一个地方生着一片绿草,他们可是一清二楚。

    岩温华向他们了解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他主要是了解对岸的地形,判断敌人哪里会比较空虚。

    从船工的口述,他基本判断出,就在上游三里的地方,是敌人疏于防守之地,因为这个地方,水流最急,行船很难靠岸。

    “大哥,你们的船能靠上去吗?”岩温华问其中一位年长的。

    这位年长一点的船工,也就三十上下,他自信地点头道:“没有问题,虽然有些难度,有我们兄弟俩个,就一定可以闯过去。”

    岩温华道:“不光是你们兄弟俩,你看,还有我们这么多优秀的战士呢!”

    “看我的!”年长的船工说完就去后面掌舵去了。

    船的航向往西偏离了一个角度,继续向前,这只船偏离了船队的航向,茫茫黑夜中,一只孤帆在独行。

    一班长发现了航向的改变,走近岩温华问:“排长,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岩温华一指目的地,道:“我们在那个地方上岸,据船工反映,那一带没有敌军布防。”

    一班长半信半疑道:“我们是不是向团长汇报一下?”

    岩温华道:“我们作为一支偏师,侧击敌人,给登岸的大军给予火力支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