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工作准备-《我的绝美校花未婚妻》


    第(2/3)页

    在王海看来,四代机的技术实在是太过复杂了,想要编写出这种飞机的软件,那就必须要对这飞机本身非常的了解才行,熟知飞机的各个系统的运作和远离,而这些数据非常庞杂,即便是他这种军校的高材生,也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大致掌握的!

    事实上,王海说要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学习才能真正投入到正式的科研工作也是说的有些太保守了。

    通常进入407研究所的新人往往要经历足足一年的实习期,在这期间,除了自学外,还必须要有师傅带着,一年能出徒,成为成熟的员工,已经是非常努力和有天赋了。

    另外这些员工出徒后,也并非是具备掌控全局的能力,通常只是专精于一两个项目,或是火控方面,或是飞控方面,只有经历几十年的浸淫,达到吴国涛和李树平这种研究员的水准,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重点科研项目的总负责人,而这种水平,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倾尽一生,也是无法企及的高度!

    吴国涛和李树平之所以有如今的这样水平,主要和他们两人早年的经历有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华夏从刚解题的SL那里刚引进SU-27 的时候,空军方面完成了第一次从二代机到三代机的重大,为了节省成本和发展本国的空军科研实力,国内开始研究山寨这匹三代机。

    而吴国涛和李树平也是那个时候第一批接触这批苏27的国内科研人员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华夏科研人员终于基本吃透了这批苏27的技术,成功逆向研制出了歼10和歼15这样性能先进的三代机,而吴国涛和李树平也通过这些国产飞机的技术积累,成为了华夏首屈一指的军工专家,现今军方投入大量资金,让他们两人牵头主导这次四代机的数字系统的研究,本身就是对他们两人实力的一种认可。

    隔行如隔山,尤其是军工科研方面,这个真的是需要常年的技术底蕴积累才能从事的项目。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尽管段云头顶着华清大学名誉教授以及菲尔茨奖获得者的光环进入这个研究所的时候,吴国涛和李树平却依旧从内心有些看不起段云,认为他只是玩牌镀金的重要原因!

    “不用等那么久,我感觉咱们明天就可以正式开始工作了。”段云闻言后,放下了手中的资料书,微笑着对王海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