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决策-《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第(3/3)页

    宁雅柏向当地商人和渔民租用了上百艘体形较大的商船和渔船作为运粮船准备出海。

    所有运粮船一共分成六只船队,每只船队往一个方向出发,负责跟这个方向途经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交易。

    关于交易的物品,除了由盐田法所晒制出来的优质白盐以外,池非还特意让远在江南的赵耀光和安阳等人,利用卖盐得到的银子从江南本地购买大批精致但不算名贵的布料和瓷器,以及大量香料和调料,然后秘密运回九江。

    等这些布料、瓷器、香料、调料运到九江后,池非把它们连打包好的白盐一起装上船,然后运到那些周边小国去换粮和换钱。

    正如池非所料,这些大魏特产以及优质白盐极受周边各国商人和富人的欢迎,他们几乎把这些东西当成了来自大魏的奢侈品而大买特买。

    更难得的是,这种“送货上门”的交易方式是这些周边小国从未体验过的贴心服务,纷纷表示希望船队以后可以多来几趟。

    由于今年年景不错,很多像百僦、灰衣、马莱等原本盛产粮食的周边小国都普遍迎来了大丰收。

    当地粮价甚至比江南这些产粮地区还要便宜不少,有点谷贱伤农的味道。

    这正好便宜了前去换粮的西北各船队。于是他们通过当地的商人用白盐和各种大魏特产轻而易举地换到了大批粮食。

    直到运粮的船只再也装不下了,船长才把剩余的货物换成容易携带的金银等硬通货。

    海贸果然是一门暴利生意,即使是这种短距离的海贸,也能赚得盘满钵满。

    几乎所有出海的西北船只都载着满满的粮食和金银返回九江,每支船队到港的时候,都会引起一阵轰动。

    宁志远在看过粮仓后,整颗心终于完全放了下来。

    有了这批粮食,西北军至少一两年内都不会再缺粮了。

    通过这次海外换粮的巨大成功,宁志远觉得小女婿说得对:贫瘠干旱的西北本来就先天不足,想要真正富强起来,必须要大力发展海贸,并尽力扩大海上疆域才行。

    宁志远决定不仅要大力发展海贸,还要尽量多建军船以及培养大量水师以增强海上的作战能力。

    因为宁志远心中产生了一个极大的野心:他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把大魏的外海全部夺下来,让海上只能留西北的军船和商船。

    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拥有称霸整个外海的实力才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