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交流会-《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第(2/3)页

    在没有行会之前,书商们对于话本、诗词歌赋、四书五经之类的印刷品是没有统一定价的。不同的书商,不同的印刷质量,甚至是不同的纸张,价钱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相差甚远。

    由于书本身并不便宜,书商们为了吸引更多人买书,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降价出售。

    你卖得好是吧,那我就卖得便宜一点把客人都吸引过来,反正书里面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然后对方为了还击,会卖得更便宜,于是形成了恶性的价格战。

    在这种斗便宜的价格战中,书商们为了有钱赚,只能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于是许多粗制滥造的劣质书开始充斥市场。

    有的印刷得乱七八糟,有的用很差的纸来印,有的甚至连内容都是印错的。这使得许多读书人和普通读者对书商的印象非常差,觉得大部分的书商都是无良奸商。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包括聚雅斋在内,京城几个大的老字号书商第一次联合起来,组成了书商行会,并且不断吸纳更多的书商进来。

    建立书商行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集体的力量遏制这种恶性竞争。

    恶性竞争的出现是因为不合理的价格战,所以书商行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禁止同行间的价格战,实行统一定价。

    为了规范市场,不以内容,只以纸质和印刷质量把书的品质分了上中下三等。

    规定上等品质的书一个价,中等品质的书另一个价,下等的书又一个价。

    如果有哪个书商违反规定的话,就会遭到整个书商行会的集体抵制。

    通过这样的强硬措施,京城的出版市场终于得到了有效整顿,书商们也不再需要通过价格战来做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销售方式。

    为了防止行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各大书商还制定了严格的轮换制度。即行会会长每隔三年都要换人,由各大书商的当家轮流担任。

    凡是需要作出任何重大决定的时候,需要全体书商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行会会长只是作为决议的倡导者和发起人,没有一票决定权。

    为了加深各个书商的交流,书商行会每年会在差不多这个时候举行书商交流会,到时不仅全京城的书商会到场,还会邀请众多有名作者参加。

    京城书商行会的建立对规范出版市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外地书商们的注意,许多府城的书商也有样学样建立了自己的书商行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