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乡绅贤达-《大明工业帝国》
第(3/3)页
他这么说自然是有根据的,因为大明的军事后勤保障制度从一开始就不是中央调度为主,而是由中央拨给一部分,主要是地方负责,这个源自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发明,朱元璋认为军粮从地方上收上来再发下去既浪费运输成本又耽误时间,所以责令一些地方直接负责所在地的官军后勤,如锦衣卫的钱粮实际上就是由京师附近的一些州县负责供应。
当然,这种制度理论上是节约了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但在两百年后,地方上乡绅豪强逃税避税现象越来越重,地方逋赋越来越严重,即收到的钱粮越来越不足,上缴国库的都不得不拖欠着,供应沿途军需就更加难成问题。
若遇到心向朝廷的官员还好,会在战时劝乡绅贤达捐粮助军,若是遇到只顾着捞钱和升官的官员,则为了和乡绅们打好关系,有时候军队的账,他们是不买的。
当然即便官员真想收粮助军,他们也拿这些乡绅没有办法,因为皇权不下乡,基层民众的控制权在这些乡绅贤达控制的宗族手里,一旦官员们抢来,这些乡绅豪强会直接裹挟民众闹事,再加上自己在朝中的代言人一助威,该官员甚至还要落得个滋扰民众而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大多数官员都知趣地只听这些乡绅豪强的话,然后靠这些乡绅豪强的吹捧得个善治地方的美誉,得个万民伞,如个贤良祠,就能高升。
曹雪芹就在红楼梦里提到过贾雨村做应天府尹时需要一份护官符,而护官符上写的就是当地大乡绅大豪强的名字。
“无论他是不是无辜,至少一个无能是跑不掉的!”
刘宇亮说了一句,对陆远说道:“老夫为官这么多年,岂能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
陆远见此只道:“督师说的是!”
没多久,陈弘绪收到了刘宇亮的责令,颇为恼怒与无奈。
“州尊不必担忧,如若州尊因我等士民下狱,我等岂能无视,到时候我等必以万民血书为州尊伸冤,求朝廷体谅州尊,饶恕州尊之尊,到时候朝廷见州尊有民望,有陛下之圣明必不会责罚州尊反而会高升州尊!”
一乡绅说道。
陈弘绪听后颇为意动,也故作严肃地道:“哼!他刘宇亮休想拿这个威胁我,我陈弘绪若真为民而死,也无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