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经过了一番思索之后,痛定之痛,景阳有了培养自己军事力量的打算。 但是在整个年代中,这些东西都自己珍藏还来不及,又哪里舍得传播给别人。 这也是为什么在百姓当中,诸子百家完全就是事不关己的存在。 因为那些诸子百家宣传学说,教导的根本就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不说贵族子弟了,最起码也是识字断文的寒门存在。 不要以为人家说寒门,就以为是普通老百姓了。 古时候的寒门,讲究的就是那些落魄的家族的子弟。 比如说董卓,人家的先祖是董仲舒,不过是到了董卓这一代落魄了。 这种才叫寒门。 像普通的老百姓,连字都不认识,如何传授学说? 哪怕号称传人七十二贤,弟子三千的孔丘。 所传播知识的对象,最低级的也是寒门身份的。 你总不会认为,孔子教导弟子和现代一样,从一个字一个字教你念发音吧? 所以说,宋朝以前,数是有身份的人的权利,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开起民智,基本上是从宋朝开始***的。 虽然它阉割了民族地血性,但从文明的角度来讲,宋朝却推动了民族文明化的进程。 如果不是宋朝的话,那么文化都还走不进普通的家庭。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那句“与士大夫共天下”所引导。 造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畸形观念。 然后引导了整个社会,整个民族对于读书的渴望和追求。 当整个世界都在追求知识的时候,那么知识就变得异常的廉价。 因为知识和反射的光一样,反射的越多,就会越明亮。 而在秦汉时期,这种氛围很难实现。 不仅仅是因为知识的传播的模式,上层统治者的引导。 更是因为硬件设施的根本不上。 你能想象一下,孔子想教天下百姓读书。 结果却发现,一年的时间,他连一百个弟子的教材都刻不出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绝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