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被著名作家拉塞尔感慨:为什么自己创作不出来这样的作品……” 这么段新闻报道,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这样段意思, 对于卡罗尔的评论,纪拙倒是不意外, 至于其他评论家,著名作家的评价……纪拙怀疑这些人有没有真正看过《帝国史诗》都不一定。 往下,新闻底下,相关话题底下, 还能看到些读者的评论和发言。 “酷!这位作者的作品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样酷!之前的《七种罪》已经看过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再发布了新作品,这次肯定也不会错过。” “我想,看过《七种罪》的读者,都不会怀疑《帝国史诗》的质量,两个帝国之间纠缠对抗的史诗,仅仅是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我就感受到了波澜壮阔,恢弘的历史似乎要朝我铺面而来。” “《帝国史诗》已经在预售,所有喜欢abc作品的,都不应该错过这样一本书。” “已经提前预购,希望能最早拿到这本书开始阅读。” 这吹得, 纪拙都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而纪拙往下翻,看相关评论和相关帖子的数量, 伯特出版社几乎是和他完成《帝国史诗》的签约后,就立刻开始了预热宣传。 而看这动静,明显是了不少钱。 除了先前新闻上看到的那些名人推荐语,纪拙还看到了不少知名的人在推荐他的新书《帝国史诗》。 有著名作家,文学家,有著名评论家,出版界的著名编辑,甚至有跨界的编剧,歌唱家,演员。 纪拙就不信这么多人,都是他之前《七种罪》的读者? 就算有,也肯定不全是,多半还是伯特出版社了钱造势宣传的。 纪拙再往下翻了翻底下的评论, “从《七种罪》获得白旗国文学奖之后,就购买了这本书,阅读之后,对这本书的内容和对作者的名字都印象深刻。没想到这么快就再出新书了。” 看着这条评论,纪拙发现当初取笔名的时候,为了省事带来的个问题, 大多数看过《七种罪》,有注意到过作者名的读者,都对他的笔名印象比较深刻。 要是其他正常点的笔名,可能都不会这么让读者有印象,可能都需要附带《七种罪》才能让读者想起来。 这就像是有中文笔名叫:丶丨丿。 不过现在改笔名好像也来不及了。 纪拙往下看着其他消息。 “……看《七种罪》的时候,感觉到最多的是难以自抑的压抑。看完后的晚上,一个人坐在窗边又哭了一场。希望这本作品不要让人那样悲伤。” “abc的新书?那我就一定要看看了,abc是我最喜欢的作者,我愿意为他这样一笔购买书的钱。” 纪拙再看了圈这些个评论, 再去《帝国史诗》网络预售的渠道看了眼, 好家伙, 纪拙试了下,预售还是全款预售。 伯特出版社现在也真是学坏了啊这。 …… 另一邊, 大不列颠一座大學内, 正是下午的時候, 下午没课的席原在宿舍忙活着一些专业课的功课, 他的那位大不列颠室友也在, 正捧着《七种罪》,坐在宿舍的窗口,对着日落的阳光,缓慢地翻看着。 “……你上次不是说,不会再看第二遍《七种罪》了吗?” 席原忙活完手里的事儿, 回过头望了眼,出声询问了句。 “啊?我有说过吗?” “我只是觉得这本书压抑……每次翻看的时候都觉得难受。” “但每次翻看的时候,我都感觉到书中所描述一些新东西。你知道吗,《七种罪》每个篇章主角乃至配角的名字,都有着引申的含义,一些配角上的故事想起来也是那么的讽刺。” “我知道……” “嗯……呼……” 看着书的大不列颠室友又再长出了口气, 重新将书一把合上了, “今天我就看到这里吧,虽然是第三遍看了,但我依旧感觉到难受,特别是‘暴食篇章’中主角死亡的时候,‘色欲篇章’赛娜什丝面对那个单纯年轻人的时候……这些故事不该这样,但这就是现实……” 听着这位大不列颠室友吐露出他的看法, 席原是有点无奈的,因为这位室友每次看完,都会发出感慨, 然后勾起席原看完这本书后,久了已经淡了些的压抑情绪, 这本书就是這样,时间久了,偶然听到又像是被刺一下的疼和难受。 “……哦,对了,你知道吗,这位作者‘abc’又要发布他的新书了。” “哦!只是隔了三个月,就再有一本新作品发布,如果我喜欢的所有作者都这样就好了。” 又发新书了? 在席原印象里,‘abc’是写出版偏严肃题材作品的。 这种作家出新书一般都比较慢,一年能有个一部作品都算是勤快了, 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再有新作品发布了。 “叫什么名字?新书。” “叫《帝国史诗》……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部很有意思的作品,我已经预购了!” “帝国史诗?我知道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