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山中无岁月-《苗疆道事(全集)》


    第(2/3)页

    所谓修道,就是去追求大悟大彻的极致之路,真诚在于自心,觉悟在于自心,光明在于自心,圆满在于自心,自己去体悟天地间终极的真理,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为目标。而过程则需要很多手段,当然,勘悟剑道也是一种方法。我很幸运,因为我有一把好剑。

    从茅山入门的三十六式,到起手、应势、变通、击杀、回旋、缠绕等诸番实用之法,再到茅山清池宫十三剑招、真武八卦剑,师父手把手地教我,并且与我喂招。

    在热兵器还没有兴起的时候,人们一直都以冷兵器决胜战场,特别是修行一途,总会有比人世间更加血腥和惨烈的事情发生,所谓除魔卫道,不仅仅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一种道门的责任所在。所以茅山宗虽然并不以剑法闻名于世,但压箱底的还是有许多精妙绝伦又大气凛然的剑法。这真武八卦剑,快而不乱,静而不滞,柔而不软,决满天地之间,巍然间便有恢弘之势;而清池宫十三剑招,或诡异、或瑰丽、或堂皇、或绝杀,一招更比一招交叠,让人望而生畏。

    除了剑,我还学习了道术,远比圆灵掌心雷要正统许多的茅山掌心雷法,请神上身的茅山神打术,降妖捉鬼的炼妖壶观术,内观、守静、存思、辟谷、炼丹、推演、卜卦、祈神……师父修行将近一甲子,从未收徒,憋得越久,就越磅礴,他对于教徒一事充满了异常的热情,无论是给我开小灶,还是给我们诸般弟子开大课,从来没有见过他有什么疲惫之态,精神奕奕,让人叹服。

    然而掌教真人终究不是一个教书匠,他自己也有修行,也有教务,茅山宗崛起的责任也落在他的肩上,所以很多时候,进度远远超出同辈的我也担起了一部分的授业之责。

    多年之前,当师父还是老鬼的时候,他给我奠基道学,谆谆教诲。而多年之后,我也如他一般,为两位师弟做同样的事情。

    世间因果,莫过于此。

    这事儿并不简单,却也不复杂,需要投入许多的精力和时间,以及一点点的感悟,而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人有分别,各凭天赋,这在符钧和杨坤鹏两位师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之前唯一被挑选出来的掌门弟子,杨坤鹏有着远远超乎常人的灵性和根骨,做任何事情都是事半功倍,一点就通,这使他能够在入门半年之后便已经感知到了“炁”,从而成为修行者;而符钧,他虽然刻苦得几乎算是自虐,进度却一直停滞不前。

    很多时候,我都已经认为他不再适合修行了,然而师父总是会含笑地告诉我:“再等等,再等等,要给他时间。有志者,事竟成!”

    这句话是我名字的由来,也是师父对我的期盼,它鼓舞着我继续向前,也鼓舞着符钧师弟拼命修行。

    早晨他在练剑,吃饭的时候他在念经,夕阳西下的时候他在奔跑,别人入眠的时候他在打坐,他仿佛就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竭尽全力,用一种让人难以形容的坚持和苦行僧似的生活态度,实践着他当初对师父的承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