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道门排场-《苗疆道事(全集)》


    第(2/3)页

    “好强悍的音律道术!”

    身边突然有人感慨,我扭头一看,却见刘老三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出现在场中,目光直勾勾地瞧着那个浑身湿漉漉的汉子,凝声说道:“这个人应该就是茅山宗的徐修眉了,此人练就了一身翻江入海的好本事,能够在水中浸泡七天七夜而不起身,想不到竟然还是精通音律的大拿。”

    茅山底蕴如此深厚,实在是让人感叹。随着那鼓声将所有人的情绪都调动起来的时候,横空之中又出现了两人,扛着一方大旗,左边上书“上清”,右边写着“茅山”。

    这旗子足有三四丈高,是直接用一整棵松树削制出来的,底部足有海碗大,却被那人舞动得如牙签一般轻松惬意。

    这些人都是骤然出现,恣意狂舞,在这样的鼓声中,有人高声念诵起了《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一开始还只是嗡嗡细语,而后充斥在我们的耳中,再过了几秒钟,就仿佛浪潮一般,直接铺天盖地,汹涌而来,整个天地间都充斥着这铿锵有力的道经,仿佛万千人在一同念诵,回荡不休。

    我虽是外行,但是瞧见这副场面,难免有些心情激荡,这才晓得茅山所谓的重启山门的观礼是这般气派,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所谓观礼,实则立威。

    我瞧见这些人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双脚下都绑着一个纸扎的角马,上面炁场凛然。就在这铺天盖地的诵经声中,居中而立的雒洋长老朝天祭祀道:“三清在上,三茅祖师护佑,我茅山宗于今日重临世间,弘扬道法,传承古今,临于世,敏于行,有请诸天神灵见证,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开!”

    这仿佛是一句诀咒,当最后一声呐喊而出,也正是那鼓点敲到最急促的时候,一点光芒凭空而出,将整个天地都照耀得光华四起。

    在那一刻,我双眼都被晃得一阵刺痛,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当我流着泪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见一道恢弘大门陡然立在了广场后面的悬崖上。

    这时有二十多个或老或少的道士从那巨门之后缓缓地走来,门前是万丈深渊,然而他们脚下仿佛有一层无形之梯一般。我眼皮一跳,瞧见上回接走杨小懒的那个青衣道士竟然也在其中,眉宇凝固,脸色淡然,抱着拂尘,斜背道剑,翩翩而来。

    这些道士的身上都有萦绕的白色气雾,将其承托得宛如天上真仙,他们在广场上站定,那四个舞动旗幡的黄巾力士终于不动了,彼此相距五米,立于阵前。

    那两个舞动大旗的道人将旗杆往地上轻轻一放,这广场上面的条形长砖就像豆腐烂泥一般,直接被插入了半米。

    强风凛冽,将那大旗吹得猎猎作响。
    第(2/3)页